商標侵權風險排查方案
轉載:29jw.cn
806人看過
2025-07-18 10:43:16
在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嚴格的今天,商標侵權已成為個體工商戶經營中不可忽視的法律風險。從街頭小店到網店經營者,因商標使用不當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輕則面臨賠償,重則影響商譽甚至導致停業。
一、商標侵權的核心風險點
1.直接使用別人注冊商標。
未經授權在商品、包裝或宣傳中使用與別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是典型的侵權行為。例如,某奶茶店擅自使用“喜茶”商標,或通過變形、增減筆畫等方式模仿“蜜雪冰城”字樣,均構成侵權。
2.銷售侵權商品。
個體工商戶若從非正規渠道進貨,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如“山寨”運動鞋、化妝品),即使不知情,也會因“間接侵權”承擔法律責任。
3.商標淡化與丑化。
將別人知名商標用于不相關商品或服務中(如將“茅臺”用于服裝),或通過貶損性使用損害商標聲譽,均會引發糾紛。
4.網絡環境下的隱性風險。
在電商平臺使用別人商標作為關鍵詞搜索、在社交媒體宣傳中“蹭熱度”,或域名包含別人商標,均構成侵權。
二、商標侵權的四步排查法
1.自查商標使用合規性。
(1)核對自身使用的商標是否已注冊,避免使用未注冊的“擦邊球”標識。

(2)檢查商標與注冊證上的圖案、文字、顏色是否一致,禁止隨意修改。
(3)確認使用范圍是否超出核準的商品/服務類別(如將食品商標用于日用品)。
2.篩查供應商資質。
(1)要求供貨商提供商標注冊證、授權書或進貨發票,確保商品來源合法。
(2)警惕低價進貨陷阱,避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3.監測市場環境。
(1)定期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官網,查詢同類商標注冊情況,避免“撞標”。
(2)關注行業動態,警惕競爭對手或“職業打假人”的惡意投訴。
4.網絡風險專項排查。
(1)檢查電商平臺店鋪名稱、商品標題是否包含別人商標。
(2)清理社交媒體賬號中未經授權的商標使用內容(如用戶評價中的品牌對比圖片)。
三、商標侵權的防范
1.主動注冊商標。
根據經營類別提前申請商標注冊,形成“防御性商標”布局。
2.建立合規管理制度。
(1)制定《商標使用規范》,明確員工在采購、銷售、宣傳中的注意事項。
(2)定期組織知識產權培訓,提升全員法律意識。
3.保留證據鏈。
保存商標注冊證、授權文件、進貨合同等材料,以備維權或抗辯時使用。
4.積極應對侵權指控。
(1)收到律師函或法院傳票后,第一時間委托律師分析案情,避免盲目應對。
(2)若確屬誤用,可主動下架商品、協商和解;若被惡意投訴,需及時收集反證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