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放開管理”的改革意見指導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行政管理和服務自由化”的決策和國家知識產權辦公室的要求,政府加大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力度,2021年出臺了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放開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了6個方面的16項改革措施,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深化專利商標注冊申請便利化改革。目前專利商標業務已經在31個省(區、市)實現了“一窗通辦”的專利商標業務。同時,繼續推進專利權質押登記全程化。并在辦理專利和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業務過程中,推行告知承諾,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專利代理許可審批告知承諾改革經驗。此外,在審查周期方面,2021年,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3.3個月,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18.5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一般商標注冊周期壓縮至7個月。
二、可以提高社會公共服務的規范化、均等化和可及性。前不久,我局發布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包括知識產權申請、管理、信息3大類49項服務項目的線上線下獲取路徑,實現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三、加快發展建設、有利于人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如上所述,到2021年,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將實現省級全面覆蓋,擁有省級服務機構52家,地級市服務機構104家。同時,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建立了101個技術創新中心,與教育部建立了80所高校的國家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注冊了第一批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88家。
四、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和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優化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絡功能,推進與局政府網站在內的各級政府網站、科技創新持中心的合作。 此外,還有與上述高校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網站等資源平臺的鏈接。 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指導知識產權質押平臺建設,實現“一站式查詢”、“單窗口展示”。
五、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數據資源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向公眾開放了10種知識產權數據,并首次公布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歐盟商標查詢系統,首次向公眾提供外國商標查詢服務。
就在幾天前,我局剛剛印發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這也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領域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全面支撐和高效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