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的政策和計算方法

出口退稅是將出口貨物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進行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在貨物報關出口后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種稅收管理制度,是一國政府對出口貨物可以采取的一項免征或退還國內間接稅的稅收優惠政策。
一、中國的出口貨物稅收政策
1.出口免稅并退稅,出口免稅是指貨物出口環節中的增值稅、消費稅,這是把貨物出口環節和出口前的銷售環節之作為征稅環節; 出口退稅是指出口前貨物實際承擔的稅負,按照規定的退稅率計算返還,現行出口退稅率分別為17%、14%、13%、11%、9%和5%。
2.出口免稅但不退稅,出口免稅,含義與上述相同。出口不退稅,是指本政策適用的出口貨物在以前的生產、銷售或進口環節免稅,使貨物本身出口而不退稅。出口免稅有一般貿易出口免稅,加工貿易免稅和間接出口免稅三種情況。
3.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出口不免稅,是指將國家限制或禁止的部分商品的出口環節視同內銷環節,照常征收。出口不免退稅,也就是說這些貨物出口前交的稅不退。出口退稅率為零。
二、計算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率主要適用于部分國家的出口限制政策。出口退稅率為零的商品被視為國內銷售。提取銷項稅的,將出口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不計算應收退稅。
一般納稅人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貨物時的銷項稅額計算公式為: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 × 人民幣外匯牌價 ÷(1+法定增值稅稅率)× 法定增值稅稅率。
一般納稅人對進口加工轉口貿易出口的貨物和小規模納稅人對出口的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人民幣外匯牌價)÷(1+征收率)×征收率。
出口貿易貨物退稅率為零和出口免稅同樣是企業商品出口以后得不到退稅款,但是二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出口免稅主要方法適用于生產企業的小規模納稅人自營出口貨物、來料加工貨物、間接出口貨物和一些具有特定的商品等。即企業將出口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計算應收的退稅款,因為對于出口免稅,應將該出口商品耗用國內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進行進項轉出,計入主營業務處理成本。如果該企業是生產企業,除了有出口免稅收入之外,還有就是出口退稅收入、內銷收入等,需按一定的比例將出口免稅耗用的國內采購材料的進項稅額計算并轉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