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哪些侵犯人們知識產權的例子?




有時候,對版權的無知,往往讓我們在不經意間就侵權了>>>
惡意的侵權,非常可恥!
可是,無意的侵權,同是侵權!
關鍵詞:表情包、圖片、字體版權、微博截圖、PPT制作、朋友圈保存的圖片、轉載、如何正確使用不知來源的圖片...
1. 大家都在隨意用的表情包,會存在侵權問題嗎?
具有獨創性的表情包也受著作權保護,另外用真人照片的表情包也可能侵犯肖像權。(明星的表情包使用需謹慎,同事的表情包也不是你想用就能用噠)
除了依法正當使用肖像行為,凡是未經公民本人同意許可,擅自制作、復制、使用、銷售、毀損他人肖像的,應當認定為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葛優躺”侵權案宣判:藝龍網賠償7.5萬元
維權騎士竟然公開使用侵權表情包?
當然,并不是說,只要使用了表情包就是侵權的。有一類情況,是屬于合理使用范圍的:只在必要的情況用,就是說圖片是文章要說明的必要內容,而不是用來裝飾文章的。
所以,同樣是使用葛優躺表情包,我上面的情況就屬于合理使用,而藝龍網則被法院認定侵權。
2.字體也是有版權的!字體是有版權的!
設計獅們一定要注意,如果是涉及商用的海報、傳單、網頁、包裝、公眾號/微博圖片等設計時,一定要意識到:在你使用大部分常見字體設計圖片時,說不定已經侵權啦!要提前購買字體版權,或者使用免費商用字體。
雖然,有些設計師,可能完全不知道,字體還有版權這回事。再說反正平時亂用也沒人管?
等版權方要來和你追究的時候,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比較大了。
侵權案例:
用錯一字就要賠付百萬元?企業小心誤入字體侵權的雷區
//www.sohu.com/a/228091133_100124774
3.大部分人覺得,網上可以搜到的圖片,就是可以隨意使用的。
你都公開了,還不讓用了???需要圖片的時候,百度一搜,復制粘貼,從沒想過竟然還有版權問題?
切記:你在各網站能搜索到的圖片,并不代表你擁有這些圖片的版權,更何況還有部分網站甚至未經作者授權就上傳了這些內容。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使用他人作品必須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除了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的情形(如《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為了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等情形),使用他人作品必須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
目前我國著作權法使用的是明示許可制,也就是作者明確表示可以隨意使用才能用,沒有版權聲明或者版權聲明軼失,都不代表默許公眾使用哦。
特別提醒:
1. 放在個人公眾號里的,不管你是只有3個粉絲,還是300百萬粉絲,只要是通過你公眾號對外發表的,就不屬于個人合理使用范圍。
2. 制作PPT時,使用圖片等素材,要注意:如果在合理使用范圍內就不算侵權,比如僅供學習。但如果PPT是展示給客戶、投資人看,就算侵權了。
3. 刷朋友圈,看到好看的圖片,就隨手保存下來...在微博看到的一些精彩評論,覺得不錯隨手截圖后分享...在某書/網站/APP上面看到一段話,摘抄過來,放在自己的公眾號里、朋友圈分享...
以上行為都可能構成侵權: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的重點是傳播,豁免條件是合理使用。所以先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涉及傳播,有的話,再看是不是合理使用。
那到底如何正確使用他人作品?
你一定好奇:那我需要圖片的時候,除了找作者獲得授權,還有什么其他辦法?比如我實在找不到作者,但又需要這些圖片,該怎么辦?
1. 只在必要的情況用,就是說圖片是文章要說明的必要內容,而不是用來裝飾文章的。(參考上面表情包案例)2.改用注明無版權或可商用的圖片。此類圖片網站現在也不少。3.注明侵刪或備著稿費,有可能作者看你比較真誠就懶得追究了...
除了圖片,文字類內容的合理使用方式同理:
最理想的方式,當然是能獲取原作者的許可再使用,如果真的聯系不到原作者,還有以下兩種處理方式:
上策:附上原文鏈接或出處(如有),且只使用必要部分,完整的內容必須通過原文鏈接訪問。這里使用“必要”部分的程度也就是合理使用的范圍,包括“為說明,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適當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詳見《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第六條)
中策:附上原文鏈接或出處(如有),并說明無法聯系上作者,如能聯系上作者,愿意支付稿費或侵刪。注意,這種方式在我國現行法中依然不能完全除侵權風險,但至少比較有誠意。
補充說明:合法轉載與不合法轉載的區別?
目前我國著作權法采用的是明示許可制,意味著除非作者明確表示可以不經過其許可而轉載,或者滿足一定條件可以轉載,否則轉載均需要獲得作者許可。
(別再說什么:那我找不到原作者;他又沒說不讓轉載;免費幫他分享還不好嘛....等等這些能氣死原創者的話了)
4.使用盜版軟件、玩盜版游戲、看盜版書...
個人使用盜版軟件、游戲,看盜版書不屬于侵權。
但是如果利用盜版產品獲利就屬于侵權了,比如使用盜版軟件辦公,出租盜版游戲,轉賣盜版書。
5. 餐廳,商場,公交車上公開播放歌曲.
在商業場合公開播放版權歌曲顯然已經不屬于為個人欣賞而使用,無論歌曲來源是否正版,未經許可/未支付許可費播放歌曲都屬于侵權。
只是因為這種侵權情況很常見,對版權方的損害不及KTV等場所侵權嚴重,所以這一類型的訴訟較少。
6.歡迎大家補充~
總結:1.隨手截圖、隨意分享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說不定就給自己惹來了侵權糾紛。
2.代表公司的媒體賬號/小編/運營...,在對外公開的內容中,一定要重視版權問題。常常會因為忽略了一些小問題,而給公司及自己帶來重大損失。
3.如何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涉及侵權?
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的重點是傳播,豁免條件是合理使用。
第一步:先判斷是否涉及傳播,基本上,只要對外公開,就涉及傳播。哪怕是自己的朋友圈(僅對自己可見的除外)、只有幾個粉絲的個人公眾號...。
第二步:然后再判斷,是否在合理使用范圍內。(這個合理使用,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涉及個人利益的話,就不屬于合理使用范圍)
不要因為沒有版權意識,而讓自己成為侵權的實踐者。
更不要因為沒有版權意識,口頭上大喊“支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遇到侵權的案例。我將從幾個經常遇到的領域來舉例說明。
音樂版權侵權
我們在餐館、酒店、理發店以及所有在公共場所聽到的音樂,如果播放方沒有購買相關歌曲的版權,其實是侵犯了歌曲的音樂版權的。而像規模較大或者上市公司旗下的這些場所,一般都會打包購買音樂版權,以避免不必要的侵權訴訟。
曾經,在北京的一家海底撈,詞曲作者在就餐的時候,發現該店播放的一首歌曲就是自己的作品。在溝通中發現,對方并未購買其版權,并且態度還相當惡劣,最終雙方對簿公堂。
圖書版權侵權
這類侵權,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就是盜版圖書。像網絡小說、暢銷書、各種培訓考試教材等,因為需求量大,價格還遠遠低于正版圖書,所以這類盜版書還是很有市場的。
電影版權侵權
這種主要體現在,還在熱映沒有下線的電影,在網絡上就可以看到高清或者槍版(電影院盜錄)。比較明顯的就是今年的春季檔上映的幾部電影,國家版權局還特意發文針對這種電影版權侵權的文件。
商標侵權
像很多新聞報道的那樣,在農村出現了很多大牌的“孿生兄弟”。比如,粵利粵的餅干、周住(雕)牌洗衣液等。因為大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外面的包裝盒正品非常相似,所以被不法商人鉆了空子。
除了商標侵權,像這種外包裝非常相似的產品,同時也侵犯了專利中的外觀設計。
小結
可以說,除了發明這種侵權較少外,其他知識產權類型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而隨著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及懲罰力度的加大,這種現象也將會越來越少。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任何社會都存在這些侵權現象。在國外,這種例子一點也不比國內的少,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感謝您看了@恩輝知識產權給您提供的這份答案,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我們哦!



其實生活有許許多多人們侵權的案例,只是人們不以為然,以及相關法律條款沒有威懾到。
比如,做企業媒體,我們常常會隨意在網絡搬圖下來,或者隨意商用有版權的文字,這些都是涉及侵權知識產權的;
又如,現在有很多公眾號為粉絲提供槍版、高清版等影線影片資源,這些都是侵犯影片方的版權;
再又如,我們在一些鄉村小超市可能買到各種高仿品牌的商品,這些也是侵犯知識產權(商標)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