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儲油間應該堅固,能夠避風、避免陽光直射、遮雨,透風較好,但要防塵。地面要做防滑處理,避免儲油間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儲油間的下水管路要做好管理,避免將油倒如下水道。儲油間的地理位置同時要方便搬運車、叉車的進入。
2、各類油品要規范擺放,保證搬運的方便。滅火設備、取樣設備、小型潤滑分裝設備、運輸設備、濾油機設備等要齊全,同時擺放有序。
3、儲油間的規章制度要貼在 明處,禁止在此吸煙、吃東西,警告標志明顯。儲油間要由經過技術培訓的專門人員管理,明確崗位職責。



2536—1990發布的四項國家標準均采用國際標準,并結合我國國情編制完成,標準水平明顯提升,具有國際先進性。其中,液壓油工業閉式齒輪油,渦輪機油修改采用ISO標準變壓器油,采用iec標準,體現了我國潤滑油行業標準水平,行業快與國際接軌。



潤滑油儲存管理規范
大型潤滑油經銷商的庫房可能存有十幾噸的各類包裝、各種品種的潤滑油,大型工礦企業的儲油間堆放有數百桶常用的齒輪油、液壓油、柴機油、特殊用油,還可能某個角落堆放廢棄更換后的潤滑油,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倉庫里經常保持數十種汽柴機油、防凍液、潤滑脂、齒輪油、液壓油等。如何管理這么龐大的儲油間,需要一定的學問。而目前,國內工礦企業多將潤滑油堆放在車間的某個廢棄角落,或是一間看起來快要倒塌的危房里,甚至有些直接將油品露天堆放,僅在上面蓋上防雨布,還有不少企業未使用的新油品和使用后的廢油品混合堆放,因此企業內部潤滑油品的儲存管理需要引起重視。以下好的方法值得借鑒。
1、儲油間應該堅固,能夠避風、避免陽光直射、遮雨,透風較好,但要防塵。地面要做防滑處理,避免儲油間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儲油間的下水管路要做好管理,避免將油倒如下水道。儲油間的地理位置同時要方便搬運車、叉車的進入。
2、各類油品要規范擺放,保證搬運的方便。滅火設備、取樣設備、小型潤滑分裝設備、運輸設備、濾油機設備等要齊全,同時擺放有序。
3、儲油間的規章制度要貼在 明處,禁止在此吸煙、吃東西,警告標志明顯。儲油間要由經過技術培訓的專門人員管理,明確崗位職責。
4、各類油品要有明確的標牌管理,做好油品的入庫、出庫的存貨清單,做好入庫油品檢驗記錄,對于油品使用做到“先進先出,后進后出”的原則,即:先進的油品優先使用。同時做到保證油品的最低庫存底線,不要出現油品到用時找不到的事故。
5、大桶(200L)罐裝油最好使用貨架倉儲,臥式排放,高度做到3-4層,使用提升機擺放、取用,這樣節省面積,方便取放,起到防塵,防水的作用,做到良好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6.廢油和檢驗不合格的油品要有明確的堆放地點,做到良好管理。做到儲油間的良好管理,可以為企業節約很多資源,嚴格按照HSE(健康、安全、環保)的規范管理儲油間,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潤滑工作效率。



根據易燃、易爆、化工危險品的本身物理、化學性能及其所需物品不同保管條件,區別對待,分別儲存,在貯存倉庫(或容器)的結構、面積(容積)、設施和地點都要有特殊要求,對其保管條件、環境、人員和防護措施都要有具體規定。 在裝卸運輸時,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
使用專用的包裝和容器具,避免遇水,受潮、陽光曝曬、撞擊、振動及傾倒,注意輕裝輕卸,隔絕熱源、火源和氧化劑等。 失火時,要根據不同物資特點,使用專用消防器材救火,滅火人員需戴防毒面具。



潤滑油庫的安全管理 1.1、潤滑油庫房內嚴禁煙火,庫房內外均應懸掛“嚴禁煙火”標志,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員進入庫房; 1.2、進入潤滑油庫房的人員,禁止穿化纖服裝或穿戴鐵釘子的鞋,...
2.
潤滑油庫的現場管理: 2.1各種潤滑油品應標識清晰,主要標明品名、牌號、生產 、數量及入庫日期等,并禁止與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2.2、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牌號油品不能混貯、混用。 2.3、潤滑油庫房應保持干燥、通風、清潔,要求做到“三清”(設備清潔、場地清潔、工具清潔)。



常見的潤滑油及其標準:
1、液壓油:液壓油(L-H、L-HM、L-HV、L-HS、L-HG)GB 11118.1-2011;
2、齒輪油:工業閉式齒輪油 GB 5903-2011和重負荷車輛齒輪油(GL-5)GB/T13895-2018;
3、汽輪機油:渦輪機油GB 11120-2011;
4、空壓機油:空氣壓縮機油GB 12691-1990;
5、內燃機油:柴油機油GB 11122-2006和汽油機油GB 11121-2006.



潤滑油的運輸與儲存要求主要有:
(一)散裝油品
1. 盛裝及儲存潤滑油的容器必須干凈清潔;
2. 運輸和儲存變壓器油和汽輪機油要求專罐專線;其他油品應按內燃機油、液壓油、齒輪油三大類產品設置儲運設施。
3. 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雜質。
4. 散裝潤滑油的儲存期一般不要超過半年。
5. 潤滑油品的密度約在0.75~0.95g/cm 之間,比水輕又不溶于水,潤滑油的閃點(開口)一般高于150 ℃,屬可燃物品,儲運過程應注意防止外流污染環境和著火燃燒。
6. 標明品名、牌號、級別、數量及入庫日期等。
7. 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油品原則上不能混貯,如非混貯不可時應先做混對試驗確認無不良反應后才可以操作。
(二)桶裝油品
1. 油品裝卸車嚴禁野蠻作業,油品堆放的高度要適當,以免產生危險或壓壞產品。
2. 運輸和儲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混入水份和雜質。
3. 桶裝潤滑油品的儲存期可以比散裝的長一些,但一般不要超過一年。
4. 不同油品應分開堆放并標志清楚品名、牌號、級別、數量及入庫等,以免發貨時搞錯。



(1)領用新油應有質量說明書,庫存三個月以上的,應經分析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則不得使用。
(2)做好收發油料記錄,添油、換油、領發油都要登記。
(3)潤滑油應按不同種類、牌號分別存放并標明牌號。
(4)潤滑油應妥善保管以防變質或混雜,所有油桶不得敞口存放,應蓋好蓋子;同時保持桶蓋表面清潔,不得有殘油現象



1、儲油間應該堅固,能夠避風、避免陽光直射、遮雨,透風較好,但要防塵。地面要做防滑處理,避免儲油間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儲油間的下水管路要做好管理,避免將油倒如下水道。儲油間的地理位置同時要方便搬運車、叉車的進入。
2、各類油品要規范擺放,保證搬運的方便。滅火設備、取樣設備、小型潤滑分裝設備、運輸設備、濾油機設備等要齊全,同時擺放有序。
3、儲油間的規章制度要貼在 明處,禁止在此吸煙、吃東西,警告標志明顯。儲油間要由經過技術培訓的專門人員管理,明確崗位職責。
4、各類油品要有明確的標牌管理,做好油品的入庫、出庫的存貨清單,做好入庫油品檢驗記錄,對于油品使用做到“先進先出,后進后出”的原則,即:先進的油品優先使用。同時做到保證油品的最低庫存底線,不要出現油品到用時找不到的事故。
5、大桶(200L)罐裝油最好使用貨架倉儲,臥式排放,高度做到3-4層,使用提升機擺放、取用,這樣節省面積,方便取放,起到防塵,防水的作用,做到良好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6.廢油和檢驗不合格的油品要有明確的堆放地點,做到良好管理。做到儲油間的良好管理,可以為企業節約很多資源,嚴格按照HSE(健康、安全、環保)的規范管理儲油間,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增加企業潤滑工作效率。



一、儲存注意事項
(一)油品卸車時嚴禁野蠻作業,儲存前保證油品包裝完好,標志清晰。油品堆放的高度要適當,以免產生危險或壓壞產品。
(二)盛裝及儲存潤滑油的容器必須干凈清潔、密閉,且不與易于促進潤滑油氧化變質的金屬接觸。
(三)儲存過程中要盡量防止露天堆放,特別注意防雨。絕對避免桶蓋上積水,防止油桶蓋密封不嚴或由于冷熱變化造成的“呼吸”現象,引起進水污染。
(四)室內儲存應置于室內干燥通風處,環境溫度最高不超過66℃,最低不應低于4℃(當溫度低于4℃時,水溶性切削液易出現分離現象)。
(五)避免陽光直射。
(六)開封后的桶裝油要避免長期存儲,用后及時蓋好蓋子。取油用具要專用、清潔。
(七)先進先出,避免超期儲存。
二、油品質量常規檢查
(一)顏色變化。氧化可使一些潤滑油顏色變深;水污染可造成潤滑油混濁、變白或明顯乳化。
(二)有無沉淀。添加劑的失效可能造成某些物質的析出,灰塵、各種固體顆粒物的污染也會形成沉淀。
(三)分層。不溶的液態沉積物,如嚴重水污染、混入其它液體或液態添加劑變質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