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續展軟著遭遇侵權,著作權人該如何有效維權

在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軟件著作權(軟著)的續展為軟件提供了長時間的法律庇護。但即便軟著完成續展,侵權行為仍會悄然發生。當續展軟著遭遇侵權,著作權人該如何有效維權呢?
一、軟件著作權的侵權行為
軟件著作權的侵權形式多樣,常見的包括未經授權復制軟件代碼、對軟件進行反向工程破解后傳播、擅自修改軟件并以其名義發行、將軟件中的核心算法或功能模塊應用于其他類似軟件中等等。例如,某公司續展了一款辦公軟件的著作權,發現有競爭對手未經許可,將該辦公軟件的部分特色功能模塊復制到自己的產品中,并推向市場銷售。
二、侵權軟件著作權的證據
1.權利證據:包括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續展證明文件等,這些文件能夠證明著作權人對該軟件享有合法的權利以及權利的有效期限。
2.侵權證據:可以通過公證購買侵權軟件產品、對侵權軟件的使用過程進行公證錄像、保存侵權軟件的相關宣傳資料、網頁截圖等。例如,若發現侵權軟件在網絡上傳播,著作權人可以委托公證機構對侵權網頁進行證據保全公證,固定侵權事實。
3.損失證據:可以收集軟件的銷售記錄、利潤報表、市場調研報告等,以證明侵權行為導致軟件銷售量下降、市場份額減少等損失情況。
三、維權軟件著作權的途徑
1.協商和解:在發現侵權行為后,著作權人可以嘗試與侵權方進行協商,要求其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相應的損失。這種方式具有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節省時間和成本。例如,雙方可以通過簽訂和解協議,明確侵權方停止侵權的時間、方式以及賠償金額等事項。
2.行政投訴:著作權人可以向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如國家版權局或地方版權管理機關,提交投訴材料,請求行政機關對侵權行為進行查處。行政機關具有調查取證的權力,能夠對侵權方作出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3.司法訴訟:如果協商和解和行政投訴無法解決問題,著作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訴訟過程中,法院將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法律規定,對侵權行為進行認定,并判決侵權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停止侵權、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