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碼的組成規則有哪些

專利號是指專利申請到授權過程中給出的編號,是一種文獻號。文獻號是各工業產權局在公布專利文獻時編制的序號。專利號主要包括專利申請號、專利號、專利公布號和專利公告號。
申請號:是指在專利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給予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并給予專利的申請號。
專利號:指申請人取得專利權后,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上的專利號:ZL(專利首字母)+申請號。
公開號:指發明時公開的號碼,此時只有公開,沒有真正的試用,當然也沒有授權(只有發明有公開號)
公告號:指發明的實際審查授權號。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公布日和公告日相同。
1.申請號的組成規則。
自2004年以來使用的最新形式的專利申請號(總共12位數字加1個小數點)。 即申請年號+申請種類+申請順序號+小數點+計算機校驗位。
具體來說:
前4位數字表示申請年號。
第5位數字表示申請種類。
1=發明專利申請。
2=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3=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8=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申請。
9=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后5位為申請順序號。
小數點后一位是計算機的校驗碼,是前八位依次乘以2、3、4、5、6、7、8、9,第9位到第12位依次乘以2、3、4、5,將數字的乘積之和相加,除以11后得到余數。余數大于等于10時,用x表示。
以申請號“”為例,其校驗位計算方式為:(2*2+0*3+1*4+7*5+1*6+0*7+6*8+0*9+1*2+8*3+6*4+2*5)mod 11=3。
2.專利號的組成規則。
專利號=ZL(專利首字母)+申請號。
3.公告號的組成規則。
專利公開號和專利公告號的編排規則基本相同,編排方式為“國別號+分類號+流水號+標識代碼”。以專利CN1340998A為例,代表了中國的第340998號發明專利。
前2位數字表示國別,中國為“CN”。
第3位數字中:
1=發明專利申請。
2=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3=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8=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發明專利申請。
9=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PCT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最后一位數字是申請順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