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項專利,以前就有人注冊過

在當今社會中,其實有很多專利在以前就出現過,比如:磁懸浮、機動外骨骼、四旋翼無人機、3D打印機、仿生眼、全球定位系統、CRISPR基因編輯、腦植入物、石墨烯、藍牙、自動駕駛汽車、太陽能板和虛擬現實。
1.磁懸浮。
當萊思韋特的直線感應電機與鮑威爾和丹比的浮動列車設計相結合時,第一臺商業磁懸浮列車誕生了。
2.機動外骨骼。
外骨骼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尼古拉斯·亞金發明的“便于行走的裝置”。 無動力外骨骼使用壓縮氣體來儲存能量和幫助運動。
3.四旋翼無人機。
早在1962年就首次獲得專利。
4.3D打印機。
3D打印機專利于1986年發布,領先于中國時代。
5.仿生眼。
第一次嘗試恢復盲人視力是在1968年,當時醫生GS Brindley和WS Lewin在一位52歲的病人身上植入了一個裝置。 這個裝置沒有植入病人的眼睛,而是植入了病人大腦的視葉。
6.全球定位系統。
20世紀50年代的全球定位系統幕后策劃者,幕后策劃者為海軍研究實驗室 (NRL)開發了追蹤軌道上美國和蘇聯衛星的技術。1959年,斯圖爾特?伊斯頓開發了海軍的太空監視系統——第一個追蹤美國領空內所有物體的雷達網絡。
7.CRISPR基因編輯。
CRISPR-Cas9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的基因編輯工具,用于修改單細胞生物。
8.腦植入物。
猶他大學的這項專利概述了所謂的“猶他陣列”,在后來的專利中將其描述為“可植入的集成設備,這個設備通過多個金屬針與大腦接觸,以檢測電信號或將信號傳輸到腦中。”
9.石墨烯。
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塞洛夫用一種稱為透明膠帶法的膠帶提取出單層原子厚的石墨烯晶體。
10.藍牙。
Jaap haartsen 在1994年發明了藍牙技術,使得附近的電子設備可以使用低功耗、超高頻率的無線電波相互通信。
11.自動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100年前。1925年,Houdina無線電控制中心在交通繁忙的曼哈頓駕駛一輛無人駕駛的1926 Chandler,并通過后面汽車的無線電信號來操作它。
12.太陽能板。
19世紀初,法國物理學家埃德蒙·貝克勒爾(Edmund Becquerel)發現某些材料在光照下會產生小電流:光伏效應。1839 年,埃德蒙·貝克勒爾通過將酸溶液中的氯化銀與鉑電極連接起來,創造了第一個光伏電池。
13.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發生器”的專利于2000年授予發明家保羅·馬歇爾,描述了一個由計算機生成的世界,用戶可以“使用控制設備,如軌跡球或太空球、電子數據手套、頭部位置跟蹤器、鍵盤、操縱桿或方向盤”。




8
從業年限
474
服務人數
4.9
服務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