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納稅人識別號,我們可以這樣做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納稅人”這個詞。不管你是自己的公司還是小店,你都要交相應的稅。
什么是納稅人識別號。
納稅人識別號就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碼,通常被稱為“稅號”。每個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都是唯一的。這個屬于每個人、終生不變的數碼,很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本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今后,每個公民都可能擁有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的、終身的數字碼標識,以確認其身份。
如何核對納稅人識別碼。
1、只要企業登記在冊,就會有稅務登記證,這張證件上有稅務登記號,也就是企業稅號。那么這個號碼就是納稅人的識別碼。
2、我們可以在公開信息中使用這個數字來檢查企業目前是否正常運營。
3、進入網站后,輸入稅號和驗證碼進行查詢。
關于納稅人識別號的有關規定。
原則上,納稅人識別碼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代碼。取得技術監督局9個組織機構代碼的納稅人,納稅人識別號為6位行政區號加9位技術監督局組織機構代碼。引用6位行政區號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首次賦碼,防止重復編碼,確保納稅人在全國范圍內被賦予唯一的納稅人識別號,沒有任何語義。
新開發的軟件不得單獨引用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號。如果總局統一開發的現有軟件使用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劃碼,總局將提出解決方案。納稅人身份證號是納稅人數據信息內外交換共享的基礎,應當保持不變。現有的納稅人識別號不需要隨著國家行政區劃代碼的調整而調整。
對于同一稅務機關,不同時期本地區行政區劃代碼不同的,其管轄納稅人的納稅人識別號前6位可以有不同的區劃代碼。新的行政區劃代碼可用于初創企業。此外,一些企業可能有兩個識別號,因為它們是由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共同管理的。針對這種情況,文件中規定,如果國稅局和地稅局共管一戶有兩個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識別號的前6個代碼可以由當地國稅局和地稅局協商確定。
對于未來數據信息采集的數據排序方式,文件中也明確規定,今后將以主管稅務機關的識別號作為數據排序的識別碼。因此,文件要求稅務機關引導納稅人正確填寫主管稅務機關代碼。同時,納稅人也要注意填寫本主管稅務機關的代碼。








